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3|回复: 0

得诺贝尔奖后,易患上“诺奖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诺贝尔奖后,易患上“诺奖病”?

获得诺贝尔奖的至高荣誉无疑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有部分科学家在获奖后,却饱受“诺奖病”的困扰。

撰文 | 林岩

01  犹如“火”上炙烤,下不来的“诺奖光环”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至高荣誉,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科研得到了最高的认可,以及在专业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意味着在全球科学界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然而有部分科学家在获得诺奖后,却饱受“诺奖病”的困扰。

“诺奖病”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泛指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赢得诺奖后伴有的傲慢、自大与偏执。



诺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

新晋诺奖得主在获奖后会成为科学界闪耀的“巨星”,受到各界的追捧,可以从事自己想做的任何研究,并能获得各种资源。

在这样的“诺奖光环”下,科学家很难不发生心理上的“变质”,内心飘飘然、脑壳“眩晕”,失去自我,迷失方向,变得傲慢、偏执、自大。

在这种不利的状态下,获奖者可能会自负到无法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被质疑——因为自己已然站在了专业领域中的至高点。

名利双收的背后,是来自社会层面的过高期望,导致部分诺奖得主在晚年追求一些不可能实现、伪科学的研究或想法,作出一些夸张、桀骜的言论。

诺贝尔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是荣誉加身,被置于崇高的学术地位;另一面则能窥视人心,将人置于“火”上炙烤。

02  “晶体管之父”肖克利:辉煌过去与惨淡的大败局

一些著名科学家在得到诺贝尔奖后确实表现出了这种“诺奖病”。

肖克利应该算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1910 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出生于伦敦,后移民美国,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他被誉为“晶体管之父”,对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肖克利与贝尔实验室的团队合作开发出第一款晶体管,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电子技术的面貌。



晶体管的诞生使得电子设备更加小型化、高效化,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大门。凭借对现代科技的巨大影响,肖克利成为了一个备受推崇的科学家,并在 1956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又涉及专利之争,因此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肖克利最终决定出走另立门户,创办了一家晶体管公司。因他个人“诺奖得主”的声誉,该公司吸引了大量的顶尖人才。

然而,他功成名就后变得自负和偏执,释放了最糟糕的本性,在管理上犯了所有能犯的错误,比如说让员工接受测谎仪检测,诋毁、辱骂员工,并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的错误行为最终导致公司成员集体离职,创业两年肖克利就迎来了失败。



离职人员中有八位是曾专门投奔“晶体管之父”的天才工程师,这八个人之后在硅谷创业风生水起,接连成立“仙童半导体”,英特尔、AMD 等一系列半导体巨头。

正是因为肖克利的自负、自大、偏执,将团队视为工具,没有同理心,导致他与这一切荣光失之交臂。

这些负面事件使得肖克利的辉煌逐渐褪色,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最终陷入了一场名声扫地的大败局。

03  约瑟夫森从诺奖得主,到研究“玄学”

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Brian D. Josephson),1940 年出生,是个天资卓群的科学家。

1962 年,当他还是剑桥大学的博士生时,年仅 22 岁的他就作出了卓越的发现,在超导和量子隧道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发现了约瑟夫森效应,年纪轻轻就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并凭借 22 岁的发现,于 1973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年,他才 33 岁。

之后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担任物理学教授。然而在获得诺奖后,约瑟夫森画风突变,从一名追求真理的物理学家转而研究“玄学”,致力于调查超自然现象、心灵感应、超心理学、超能力等新时代“玄学”,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获诺奖后的 50 多年时光都在研究这些“不切实际的伪科学”,且 33 岁以后的他,不再有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



1996 年,约瑟夫森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设立了“心灵与物质统一”的项目。他对超自然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未来的科学将把量子力学视为特定类型的有组织的复杂系统的现象学。量子纠缠将是这种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超自然现象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然而他的这一观念和想法受到了来自科学界同行的批判与质疑,被主流科学家们斥责为伪科学。

1980 年,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与其他三位物理学家联名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嘲笑约瑟夫森超心理学的文章。

2001 年,约瑟夫森在诺奖庆祝 100 周年的活动册子上写到“英国处于心灵感应研究的前沿”,遭到主流物理学家的不满与批判。

2010 年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安东尼·瓦伦蒂尼(Antony Valentini)撤销了约瑟夫森参加 2010 年德布罗意-玻姆理论会议的邀请。

对于批判的声音,约瑟夫森怒斥,这是对于他个人的“偏见”。

目前他仍在寻找真正的通灵者和超自然现象,并在这条路上与他科学家的身份渐行渐远。

值得庆幸的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诺奖得主在获奖后仍坚守初心,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除了少数诺奖得主因诺奖陷入疯狂,没有得诺奖的人也会患上“诺奖综合症”,对于国内来说也是如此,极度渴望诺奖而又得不到诺奖,所以闹出了不少笑话。

很多诺奖得主成为保健品、干细胞美容以及具有医疗功能床垫的代言人或发明人,利用中国人严重的“诺奖情节”,在国内“大行其道”。

参考资料

1. Nobel disease: Why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cientists eventually go crazy

https://bigthink.com/the-past/no ... cientists-go-crazy/

2. 硅谷的诞生:诺奖得主大败局 https://mp.weixin.qq.com/s/W3uMDJy-AeAt8JnZB16pRw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究科学”。

返朴 2023-10-08 08:32 发表于北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2-23 03:5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