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7|回复: 0

谢松晏:“厨房里的数学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松晏:“厨房里的数学家”

原创 泛菡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对食材的思考"

始于好玩,忠于热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副研究员谢松晏结缘数学的故事很巧合。读小学五年级时的一天,他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习题集,便买回家试着做。“还挺有意思的,解出来很开心,就像打游戏一样。”这样的初体验让他开始参加数学竞赛,由于在奥数中的优异成绩,高中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数理基科班。在本科学习中谢松晏受到许多优秀师长的激励和引导,进一步坚定了研究数学的决心。本科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去了美国,可他却在文志英教授的推荐下,拿到了法国阿达马奖学金,去巴黎十一大深造。一路“打怪升级”,走上了职业数学家之路。

与刻板印象中的数学工作者不同,谢松晏乐观、健谈,是个段子手,喜欢掌勺请朋友来家里聚餐,据说这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他兴趣广泛,从文学,历史,到桥牌,侃侃而谈。

谢松晏的微信签名是“厨房里的数学家”,谈起做菜,他热情洋溢。在厨房里,他走过许多弯路,也有惨痛教训,和数学研究的体验大有共鸣。一道好菜需要多个环节,新鲜的食材、合适的刀工、均衡的调味、恰当的火候等等,以及最后的摆盘,都很重要。“这跟我们做研究很像,找到好的问题,然后尝试多种思路,克服许多困难,经过长期钻研,才可能有点进展。”谢松晏说。

谢松晏曾有深刻教训。比如2018年刚来北京工作时,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双十一”时网购了两三橱柜的调味料和食材。但后来大部分从未用上,最后过期扔掉。又比如,他刚开始学做菜时会看央视的“天天饮食”,严格按照菜谱来做,久而久之却因为节目里的菜大多比较油腻,加上本来就缺乏运动,患上了脂肪肝。于是后来做菜以清淡为主,经常椭圆机运动,健康有所好转。

“大道至简。”谢松晏说,“厨房的调味料其实不需要太多,关键的几味恰当使用即可。做数学研究也类似,想学的东西很多,但有针对性更重要。好比根据食材来烹饪,而不是根据调味料来找食材。”

谢松晏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复几何,具体是小林双曲、值分布理论,以及代数几何中的正性。

在巴黎十一大念书时,有天他在图书馆看一本数学书。看了半小时有些累了,便把书放下,开始思考自己的博士课题——法国数学家Debarre提出的“丰沛猜测”,即一大类完全相交的代数簇应该有丰沛的余切丛。想着想着,突然之间,他发现一个之前“判了死刑”的思路稍加变通后似乎枯木逢春,露出勃勃生机。他立刻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当中,经过几个月不舍昼夜的努力,几经波折后,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个猜测。

2018年四月,一次机缘巧合,正在清华访学的谢松晏受到数学研究所所长张平研究员的邀请,来数学院做一场学术报告。当时谢松晏并不知这其实是一场潜在的“求职面试”,台下坐着许多数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不久,谢松晏便收到了数学院的offer——被聘为副研究员。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最好的工作应该就是在中科院数学所做研究了。”谢松晏毫不掩饰对这份工作的喜爱和珍惜。这里没有沉重的教学任务,学术氛围浓厚积极,有许多同行切磋合作。

这两年,他继续研究复几何中一些未解之谜。最近,他与博士后Dinh Tuan Huynh解决了一个二十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论文正在撰写过程中。“数学院的学术品位、标准很高,前辈们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他们常鼓励我们要做长期的规划,要瞄准大问题。”他说。

下学期,谢松晏将组织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的几何研讨课,他乐意之至,摩拳擦掌。“我希望能够点燃学生的热情,鼓励和吸引一些好学生来从事数学研究。数学肯定不容易,但说不定也没有那么难。先要引导学生‘上贼船’而不是劝退。”谢松晏说,他的本科老师周坚教授就是这么传递“正能量”,令他深受鼓舞。

在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工作,谢松晏很享受目前的状态。谈及未来,谢松晏脱口而出,“耕耘当下,胜过期待。”

来源: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7 01: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