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43|回复: 0

让数学梦想自由飞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科院——让数学梦想自由飞翔

逻辑不可违,火花已复燃

《敬请专家赐教——四色猜想巧、简、试等退稿回复》的回复
投稿时间:2015-04-17 02:22 投稿人:陈陶
专家回复
一 简证四色猜想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1,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Wolfgang Haken)在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他们的证明方法是将地图上的无限种可能的情形减少为1936种状态(稍后减少为1482种“不可避免且可化简的布局”),这些状态由计算机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查。虽然事后人们发现了一些漏洞,但这些漏洞都得到了弥补。他们的结果早已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承认。在1996年,Neil Robertson,Daniel Sanders,Paul Seymour和Robin Thomas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证明方法,检查了633种特殊的情况。这一新证明也使用了计算机,如果由人工来检查的话是不切实际的。2,本文声称已“严谨、简明地证明了四色猜想”,但是审稿专家看出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且,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因此该文的“证明”是通不过的。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4月15日23:27
二 试证四色猜想(修订)
陈陶  先生/女士: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本文与作者的另一篇稿件“简证四色猜想”大同小异,思路和方法完全一样。审稿人重申:“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且,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该文的证明是通不过的。”
三 回顾《试证四色猜想(修订)》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作者另外几篇关于四色定理的文章基本上都犯同样的毛病,审稿人重申,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希望作者不再用这种方法作无效的努力。
四 巧证四色猜想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经过专家审阅,认为,1,本文试图对四色猜想提供一个简短而巧妙的证明。但是,作者考虑得过于简单,遗漏了许多种情形,因此本文并没有成功证明四色猜想。2,四色定理的证明是20世纪最著名的计算机辅助证明之一(另一个是开普勒猜想的证明)。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Wolfgang Haken)在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虽然人们发现了一些漏洞,但普遍认为这些漏洞是可以弥补的)。他们的证明方法是将地图上的无限种可能的情形减少为1936种状态(稍后减少为1482种“不可避免且可化简的布局”),这些状态由计算机一个一个地进行检查。在1996年,Neil Robertson,Daniel Sanders,Paul Seymour和Robin Thomas使用了一种类似的证明方法,检查了633种特殊的情况。这一新证明也使用了计算机,如果由人工来检查的话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本文就遗漏了多种情况。3,如果作者对此评审意见有异议,可以尝试向图论领域的正规学术刊物投稿。
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因此予以退稿。
此致敬礼!《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3月09日
     从《巧证四色猜想》退稿说起,《巧...》肯定是该退稿,这已在作者提交的《回顾...》中已阐明:“三证”(巧、试、简)中《巧证...》有不严谨之处,其他“两证”是其弥补和完善。它们都是在四色猜想的通俗表述下(当着一个“普通”的数学问题),未做任何转换,未引入任何新的概念,在前人有关结论的基础上,用经典的初等数学理论和方法,对四色猜想作出了严谨而简明的初等证明,主要指《试证...》(修订)和《简证...》,对它们的评判必须在本理念及其论证的框架下进行,否则,可能有失偏颇。对《回顾...》再强调一点,那就是除验证初始值需画出完整的图形外,其余的图形可以不画出模式外的国家,这如同我们“无法写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某个等式成立中“省略号”所表达的内容一样。然而,一系列的退稿理由作者不得其解,深感困惑,敬请专家赐教!
    《科学智慧火花》退稿《巧证四色猜想》的理由称:
    1,“遗漏了许多种情形”,但未指出一种情形。在本论证的理念下,分类显而易见既未重复也未遗漏。真有遗漏吗?试看:Ⅰ若这n(n∈N,n≥2)个国家是连成一片的,①如果在这n个国家中,不存在与自身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个数小于4的国家;②如果在这n个国家中,存在与自身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个数小于4的国家。Ⅱ若这n(n∈N,n≥2)个国家不是连成一片的。除非能证明或说明此分类不可行。而作者发现的不大严谨的漏洞“其位置有m个选择”(在提交的《回顾试证四色猜想(修订)》中有说明。为了节约时间,实际上《...回顾》提供了对后“两证”进行审查的一个参考思路),导致论证不严谨却只字未提。
    2,其中前一大段的说明(在网上《互动百科四色猜想》中也可见,只要涉足了四色问题者几乎都知晓),似乎是为了说明“例如本文就遗漏了多种情况(形)”,仍未指出一种情形。本论证证明了前述哪些(即或一种)情形?未证明(遗漏了)哪些情形?它们分别含在本论证中哪种情形中?也只字未提,更没有“例如”,无说服力。事实上,本论证和“阿佩尔与哈肯的计算机”论证的理念、思考方向和证明方法是根本不同的,其分类是没有“交集”的;据前所述,显然不能按回复中的种种状态来衡量本论证是否有遗漏的情况。
    3,如果作者对此评审意见有异议,可以尝试向图论领域的正规学术刊物投稿。不知此复该如何理解,因中科院本身就有《图论组合网络研究中心》,属国家顶级学术权威机构。
    对“简”的回复,1,大致与“巧”回复中1的内容相同;2,,审稿专家“看出”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这还是为了说明论证中有遗漏的情形,仍未指出一种情形;进而指出“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但未作任何解释或说明。对“试”、“回”的回复几乎同“简”的回复,但审稿人重申,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这是否是经过严格证明了的命题?
    遥想当年,肯普在证明四色定理时,在证到“五个”构形中如果第二次换色成功(大约是1879年);赫伍德证明的著名五色定理(大约是1890年),五色定理用图论的方法证明是极简捷的。如果把他们的证明都放到今天才面世,才投稿到《科学智慧火花》,肯普与赫伍德他们当年的布局肯定都不是“1936”或“1482”种状态(今后出现的任何书面的理论证明,都不可能是这种状态,这是因为,仅人力对这样的状态是无能为力的),若按上述1976年的种种状态的“美国标准”,遭遇退稿恐怕也是必然的。或者假设本系列论证出现在“肯普、赫伍德”时代,也把它们投稿到当时相应的刊物,其评审(或退稿)意见该是怎样?难到也与此类似。在一系列的退稿回复中,反复提到“美国”考虑了多少种状态,他们是怎样证明的等等,这是否意为着四色猜想只可能按其“标准”借助计算机来证明,而数学归纳法对其无能为力,或者说纯粹的书面理论证明不存在。
    综上所述,作者(草根数学人本身确实才疏学浅,自知(斤)两、钱,论学术那是自不量力。无意挑战权威,更无意与其较劲,但对学术相当敬畏,对任何事都十分低调、理性)斗胆地认为,退稿意见是空洞的“考虑得过于简单,遗漏了许多种情形”,“作者并没有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形,而数学归纳法也不适用于四色猜想”或“四色定理绝对不可能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等,未指出(明)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存在,也未提出更好的参考建议。按通常的“学术”规则,面对这样历史久远极特殊的重大数学问题(如果认为1976年已被计算机证明,再论意义不大,请明示),恰当的建议应是指出具体存在的问题或漏洞,以便作者弥补。若作者无力弥补,那就必须发挥官科的力量,看看最终能否弥补,有无“学术”价值,再做最终裁决。愚想,这才是《科学智慧火花》应有的终极目标。作者特申请《科学智慧火花》重审,若有必要,建议编辑组把“简证”和“试证”推荐到中科院的《图论组合网络研究中心》,或采取别的方式(比如一定的范围内)处理。作者期待着专家的再次回复!
                                                                       此致
敬礼!
                                                                                                                                                                                                                                    作者    陈陶
                                                                                                                                                                                                                                    2015年4月16日



专家回复

陈陶  先生/女士: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本栏目的关注!

谢谢作者积极投稿!同时也谢谢作者来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本栏目已将这些意见转给审稿专家参阅。

经过审阅,我们认为您的来稿(查看稿件)不符合本栏目的定位要求。

                                                                                     此致

敬礼!

                                                                                                 《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

                                                                                                    2015年05月23日






智慧火花
数学、物理、化学与天文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
工程技术科学与高技术



学术沙龙
新观点新学说沙龙
科学技术前沿沙龙



科学视点
青年园地
科学家故事
智慧火花首页| 提交智慧火花
©1996-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7 17: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