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回复: 1

三论华罗庚的《从杨辉三角谈起》 ——秦九韶的开方术 倪则均,2015年2月5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5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一位误入仕途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他的《从杨辉三角谈起》的第三节“开方”,似乎仅仅只是介绍了当今数学里的开方运算的问题,根本没有涉及到《九章算术》里的“开方术”——我国古代的解方程的问题。更没有进一步论述到秦九韶的“正负开方术”——我国古代的解高次方程的问题。然而,我国现在的数史学家,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与《九章算术》予以相提并论,也是不对的。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对于我国的古代数学确实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与其同时代的杨辉、李冶、朱世杰相比还是略显逊色的。
秦九韶(1202—1261)普州安岳人,其父为绍熙四年进士,官任巴州守。1219年川陕发生兵变,应该就是这一年,秦九韶由于被举为“义兵首”而获得了官衔。义兵是一种地方武装,“义兵首”原本不入官阶,然而南宋末年,或许由于军事的需要,特别允许“义兵首”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而获得官职,当然,秦九韶的当官,可能也是属于其父的以权谋私。其实,秦九韶根本不是一个当官的料,如果他不当官的话,他的数学成就应该会超过杨、李、朱的。
巴州被哗变军队攻陷后,其父携全家辗转逃至都城临安,先任工部郎中,后升秘书少监,使得秦九韶能够阅读到大量的珍贵典籍,可以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天文历法和过程建筑方面的专家。秦九韶在其《数书九章》自序中说:“早岁侍亲中都,因得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隐君子应是指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元靓,由此可见,秦九韶的数学,完全是从民间学到的。
1225年,秦九韶随父返回四川,在其父亲身边当了十年小官。1235年,元兵攻占四川,秦九韶从此永远流落他乡。1244年,秦九韶因母丧离任守孝,让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1247年,他的《数书九章》终于完成,由此可见,秦九韶具有非比一般的悟性。当然秦九韶的这部《数书九章》,不是写给一般民众看的,这是他要呈献给皇帝的自荐奏章,他希望朝庭能将他调任为国子监的数学教授,让他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数学。然而,那时的南宋王朝已在风雨飘摇之中,谁有心思去研究他的《数书九章》。
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完全是仿照《九章算术》的形式所写,全书分为九个大类,它们是: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和市易。每类各列九个问题,其表述顺序是:问—答—术—草—图。有人认为,如果与《九章算术》相比,《数书九章》对于问题的解答更具有示范性和实用性。从问题的复杂程度、抽象程度与解题水平上,后者均高于前者。笔者则认为《九章算术》汇集了当时中国数学的最高水平,然而,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如果从其内容广泛性上来讲,它远远不如比它还早一些的,杨辉的大量数学著作。若是从研究的深度上来讲,它又远远不如比它还早一些的,李冶的《测圆海镜》,因此,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是根本不能与《九章算术》相提并论的。
2,“正负开方术”与数值计算的问题。
在我国的古代数学中,把求解一元高次方程正根的方法称为“开方术”,它是我国的古代数学中,最为完善的数学内容之一。秦九韶在《九章算术》“开方术”的基础上,以贾宪的增乘开方术为主体,以刘益方程系数不受的思想为主导,创造出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在《数书九章》一书中,秦九韶运用他的“正负开方术”解决了21个问题,共列出了26个方程,其中20个二次方程,1个三次方程,4个四次方程,1个十次方程,大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过程,笔者认为,这是秦九韶最杰出的数学成就。
秦九韶将方程分成了许多类型,并且取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名称,除了沿袭前人称未知数为“天元数”之外,方程的奇次项系数为零时叫做“开玲珑某乘方”;当最高项系数不为1时,则称之为“开连枝某乘方”;当方程经代换后,所得新方程常数项符号不变,且绝对值增大时,就叫做“投胎”,而如果常数项由负变正,则称为“换骨”。秦九韶把方程中的最高次项系数称为“隅”,一次项系数称为“方”,常数项称为“实”,而其余各项系数称为“廉”;并且给出了方程中系数为正负的规则:“‘商’常为正(根永远是正的),‘实’常为负,‘从’常为正(冠以‘从’字的项是正项),‘益’常为负(冠以‘益’字的项是负项)。”
我在“一论华罗庚的《从杨辉三角谈起》——完全是文不对题”一文里,已经指出我国南宋时候的秦九韶,根据“易卦三角”所推导出的,对于高次代数方程的数值解法,比意大利的鲁菲尼(1765—1822),和英国霍纳(1786—1837)的“鲁菲—霍纳法”,更为井然有序,至今仍然还是最为高明的解法。由此“秦九韶法”所编制出的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也是最为快捷、安全、稳定、可靠。
例如,对于多项式0.0625x4+0.425x3+1.215x2+1.912x+2.1296的数值计算来说,如果先算出各项的乘积,然后再作相加,需要做十次乘法运算和四次加法运算。但是,若是改用以下算法:{[(0.0625x+0.425)x+1.215]x+1.912}x+2.1296,只要做四次乘法运算和四次加法运算,这个方法就是“秦九韶算法”。对于多项式p(x)=a0xn+a1xn-1+a2xn-2+…+an-1x+an来说,如果要算出x=α处的值p(α),则记k个内括号的值为bk,又记b0=a0,bn= p(α),则“秦九韶算法”计算公式为:
b0=a0,
bk=ak+αbk-1,k=1,2,…,n,
p(α)= bn。
3,“大衍求一术”与三斜求积公式。
现在有不少人都认为,完整的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是由秦九韶给出的,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于1852年传到欧洲去的。其实,祖冲之在推算其“大明历”的“上元积年”时,应该已经给出了完整的孙子定理。因此,秦九韶只是将完整的孙子定理,从历法之中分离了出来而已。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孙子算经》与“孙子定理”的问题”一文中已作说明。
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是关于《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一般性解法,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数学中十分著名的成就之一,更是秦九韶最为得意的数学发现,所以他把这个问题的解法,列为《数书九章》卷一的第一题的“术”,称为“大衍求一术”,足见秦九韶对于“大衍求一术”是何等的重视。其实,所谓的“大衍求一术”,是指如何得到与定数a(模数)互素的奇数g(与模互素的元素)的乘法逆元——乘数k的方法。
然而,秦九韶所给出的“大衍求一术”,其文字内容却是极其含糊:“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一于左上,先以右上除右下,所得商数,与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后乃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递互除之。所得商数,随即递互累乘,归左行上下,须使右上末后奇一而止。乃验左上所得,以为乘率,或奇数已具单一者,便为乘率。”那么,秦九韶为什么要将他的“大衍求一术”,搞得如此的晦涩难懂,其原因前面已作解释。其实,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只是一个算法,若用现代的符号予以表示,这个算法的程序如下:
a=gq1+r1,0<r1<g1。————k1=-q1;
g=r1q2+r2,0<r2<r1。————k2=-k1q2+1;
r1=r2q3+r3,0<r3<r2。————k3=-k2q3+k1;
r2=r3q4+r4,0<r4<r3。————k4=-k3q4+k2;
……
Rn-2=rn-1qn+rn,0<rn<rn-1。————kn=-kn-1qn+kn-2。
最后,若rn=1时,就不再往下计算了,这时的k就是所求的乘数;当奇数g=1时,则直接取ki=1。显然,所谓“求一术”就是用辗转相除,直到余数等于1时为止,从而得出乘数ki的方法。其实,秦九韶的这个“大衍求一术”,也是一个可以迅速解开,一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by=c的方法。
秦九韶在他的《数书九章》里,还给出了一个三斜求积的公式,这个三斜求积的公式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相同,所以这个公式,如果不是秦九韶抄袭海伦的,那么就是海伦抄袭秦九韶的。我在“微科普”所发表的“表素数为两平方和的唯一性”一文中已经指出:“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来到我国,由此开始实现了中西方数学之间的直接的双向交流。此前一直只有中国数学经过阿拉伯,简接单向的传往西方欧洲各国。”因此,秦九韶的三斜求积公式,决不会是抄袭海伦的。
发表于 2015-2-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海伦公式,不可靠啊!有问题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3 06: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