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4|回复: 1

无冕之王指鹿为马变造陈景润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耻辱不是荣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二院院士会议期间,《中国科学报》有二则不是无知、就是造假的报道:
    第一则,《院士:树起中国科技丰碑》中写道:1973年,陈景润用6麻袋草稿纸换来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详细证明,成果一经发表便立即轰动世界,他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光辉的顶点”。
    第二则,《挺起共和国的脊梁——中国院士群像扫描》中写道:1973年,陈景润发表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详细证明。国际上公认这“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大家知道陈景润(1933-1996年)证明的只是、也仅仅是“1+2”(即“陈氏定理”),而不是“1+1”(哥德巴赫猜想的简称)。报道中无冕之王把“1+2”说成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详细证明”,“就好比说鲁迅临终之作是《武林外传》?巴金的扛鼎之作是《还珠格格》?”(见例2。)出现这种愚昧和迷信,不外乎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反映出写稿人、审稿人、校对者的一系列的集体无知。
    这些人根本不知道“陈氏定理”(“1+2”)与“哥德巴赫猜想”(“1+1”)的本质差别,却担负起宣传、解释已经视为国宝的“陈氏定理”的重任,要知道过犹不及,如此这般地把“1+2”说过了头并说成是“哥德巴赫猜想”,不但让江东父老汗颜,如果流传到国际上,则成为国际笑话,他们在需要时,就会羞辱你。
    一个人的知识有限、需求有限,笔者并不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知道哥德巴赫猜想、陈氏定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但是,你担当了介绍陈景润的责任后,就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样做,是对陈景润的成果不负责任,是对国宝“1+2”的价值不负责任,是对全国人民的求知欲不负责任。由愚昧和迷信引发的耻辱应该由这个无知的集体负责。【例如,我国的媒体将国内几个“主流数学家”的论文炒作为“庞加莱猜想完全证明的封顶之作”。得奖的却是视名利为粪土的那一位佩雷尔曼,对荣誉截然相反的态度使得作家娜萨写了《流形的命运:一个传奇的问题和谁解决它之争》,让中国人读后很不是滋味。】
    第二种可能性:以无冕之王的身份指鹿(1+2)为马(1+1),假称陈景润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以攫取荣耀。
    :历史上也确实发生过一些指鹿为马的事例:
    例1:细心的人发现“世纪之吻”这张照片因为拍摄时间不符而追究出真相:那不是确有其事的接吻场面的抢拍,而是找到二个看得入眼的男女后的精心安排。更有甚者,这张照片本来另有用途,作者没有赶上,心血来潮而移作此用,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从它的产生过程看,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造假过程,是典型的指鹿为马。大家被这善意的谎言欺骗了,只是大家无法、也不想把被欺骗出来的高兴再收回去,只好默认。这张照片一本万利地满足了这个需求。从此有许多新闻工作者都盼望用这样的方式流芳百世。
    例2: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如果大家知道了中科院的回复:“数学家在研究Goldbach猜想时,从未企图由a+b去逐步证明1+1。”“数学家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时,从未企图由证明(1+2)去证明(1+1)。”“从未企图”意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徐迟指鹿为马地称“9+9”→“2+3”和“1+6”→“1+2”是二个包围圈。更有甚者,他让陈景润在高中时(大约是49-52年)听到老师对自称证明了“1+1”的一群高中生说:“你们算啦!好啦好啦,我是说,你们算了吧,白费这个力气做什么?你们的这些卷子我是看也不会看的。那么容易吗?你们是想骑自行车到月球上去。”【61年飞离地球,69年登月,徐迟搞穿越世界领先!】
    例3:孙文晔进一步造假说:1974年以后,陈景润不再研究“1+1”。已经被陈景润的夫人由昆揭穿。
    例4:在国庆60周年之际无冕之王宣称:“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谜,这一世界数学‘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所向披靡地指鹿为马!】
    当然,也有一些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保持着清醒头脑:
    ①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上世纪80年代曾说,“1+2”是顶峰,但“1+1”是隔着悬崖峭壁的另一个山峰。
    ②陈景润夫人将“1+2”手稿捐赠给中国××博物馆时,只有北京日报没有像其他报纸那样提到“1+1”。
    ③《哥德巴赫的悲壮》中说:“…筛法的光辉顶点,顶点,是一条道路的终结,一个方法的寿终正寝。”
    ④《党史博览》中说:论文初步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陈向徐迟说只是初步到达1+2。——实验证明,陈忽略了一些参变量。】
    ⑤例4是新华社发出的,笔者像浏览了一些报纸要看一看如何报道②中的捐赠那样,又浏览了一些报纸,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报纸中,把上面例4中的字句删除了。这些报纸克服了愚昧和迷信,真是可喜可贺。
    “一个普及科学的民族,才能真正摆脱愚昧和迷信;一个崇尚科学、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能真正有生机和希望。”——这也是国家领导人对无冕之王的提醒。振兴中国的科学精神!匹夫有责!
发表于 2012-8-14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冕之王指鹿为马变造陈景润已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耻辱不是荣耀

童信平,,,数学领军人,,,伟人,,,
http://www.mathchina.com/cgi-bin/topic.cgi?forum=12&topic=107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2 10: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