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1|回复: 0

中科院知道错了却还是死要面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王元这样介绍了所谓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王元说:“哥德巴赫猜想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20年代。”
王元说:“只要将困难问题中的素数换成殆素数,例如将命题(A)换成(F)、(G),就可以用筛法进行处理了。”——命题(A)是指“1+1”。命题换成(F)、(G)”是指“a+b”、“1+b”。
王元说:“前赴后继把哥德巴赫猜想从9+9推进到1+2。”
王元说:“(1,2)较之(1,1)仅一步之差。”
王元说:“‘1+2’中有也可能出现‘1+1’。”
这些讲话清清楚楚地说出数学家想从“a+b”或者“1+b”最终证明“1+1”。
这些话让一些见到风就是雨的人得出以下结论:“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谜,这一世界数学‘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
世事难料,代表中科院的《科学智慧火花》的回复中对王元的说法来了一个大逆转:
A,2012年4月14日,中科院回复:“数学家在研究Goldbach猜想时,从未企图由a+b去逐步证明1+1。”
B,2012年3月12日,中科院回复:“数学家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时,从未企图由证明(1+2)去证明(1+1)。”
从用字来看,这是二位专家所写,其中,“从未企图”则成为那些专家一致对外的关键词,从而可以概括为“数学家在研究Goldbach猜想时,从未企图由a+b、1+b去逐步证明1+1。”
朱维铮先生说过:“我朱维铮成不了大师,凡是大师都有胡说的勇气,我没有,只承认自己是个小师。”现在,可以根据中科院的回复判定王元上面所说的是一些胡说。
有人说了,王元上面所说不正是“从未企图”的反例吗?这“从未”不也是胡说吗?
要知道《科学智慧火花》的专家里面有大师,“大师都有胡说的勇气”。确切地说,大师胡说的勇气来自公众对他的言听计从,有识之士认为这是“滥用社会信任”。这是饮鸩止渴。
“测定智力技能的唯一最佳标准可能是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巴特利特。)——“检测并摒弃谬误的速度”对中科院出成果至关重要,为什么中科院对“a+b”、“1+b”不从“检测并摒弃谬误”着手?这是因为民间指出,想从“a+b”、“1+b”到达“1+1”是因为数学家在哲学、逻辑学、数学上接二连三地犯了一些低级错误造成的,公诸于世太没有面子,干脆再“滥用社会信任”用“从未企图”来一个死不认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2 08: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