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1|回复: 1

剔除“1+b”中合数时,分不清它与“a+b”中合数之别而迷失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0年,Brun证明了“9+9”。从此开始了命题“a+b”的研究。1921年,G.H.Hardy认为Brun 的方法行不通,但是,有许多人希望试一试能否把“a+b”降低到“1+1”。于是出现了1924年的“7+7”,1932年的“6+6”,1937年的“5+7”、“4+9”、“3+15”、“2+366”,1938年的“5+5”,1939年的“4+4”,1956年的“3+4”,1957年的“3+3”、“2+3”。此时大家才认识到“两个相加的数中还没有一个可以肯定为素数的。[1] [2] [3]”
——可惜没有人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而得到经验教训。
1962年潘承洞和巴尔班根据偶数N=素数+(N-素数)=“1+b”并在剔除b≥6个素因数的合数后证明了“1+5”。于是出现了1963年的“1+4”,1965年的“1+3”,1966年的“1+2”。此时大家才看清楚:
①再想从“1+2”到达“1+1”已经是不可能了。
潘承洞、潘承彪兄弟说:“利用陈景润的加权筛法不可能证明命题{1,1}。”
杨乐说:“陈景润的证明是不可能到达1+1的。”
刘建亚说:“再用筛法去证明{1+1}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发展革命性的新方法,才有可能证明{1+1}。”
——这些数学家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理由的,可惜他们没有开诚布公地指出其中的原因。
②想改进现有的“9+9”→“1+2”中所采用的方法而去证明“1+1”也是不可能了。
王元说:“用目前的方法的改进不可能证明(1,1)。[2]”
王元承认:“因此我们深信对于进一步研究猜想(A)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想。[2]”
——王元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理由的,可惜他没有开诚布公地指出其中的原因。
③“1+5”→“1+2”的“下界估计”中有大量的答案莫名其妙地流失。
潘氏兄弟说:“(‘1+2’的)系数值,可能要大于2才会有价值。[1]”陈景润最早得到的“1+2”下界估计的系数值只是0.62,根据“1+5”开题时的逻辑,“1+2”的系数值应该是3~4.5。这0.62相对于实际答案数量的精确度是0.21~0.14,此值低得可怜,简称“亏空”,不堪一用。所以,潘氏兄弟暗示“1+2”没有价值。
——可惜他们没有分析造成这个“亏空”的原因。
“我们要尽快地证明我们错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李查.费因曼。)上面这些数学家不想找到其中原因消极地奉行“数学家殷切地期望新思想与新方法的产生[2]”,才使专业队伍中的“1+1”的研究裹足不前。
笔者认为:产生①、②的原因是在得到N=素数+(N-素数)时,不讨论(N-素数)中的素数,却去讨论(N-素数)中的合数而迷失了方向;产生③的原因是在剔除“1+b”中>b个素因数的合数时,分不清“1+b”中合数与“a+b”中合数的差别而迷失方向,造成了答案数量计算时出现“亏空”。
本文用实验指出“亏空”的存在和原因。
陈景润沿用“1+5”的思路,在“1+b”的“b”中剔除b≥3个素因数的合数后得到“1+2”,根据这个思路,留下的必定、也必须是全部的“1+1”和“1+1×1”。(如果在剔除3个和3个以上的素因数的合数的时候把素数“1”和合数“1×1”也剔除了,这样的加权筛法就根本不能用!)实验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的“1+2”的系数值应该是3~4.5。但是,“1+2”最早得到的系数值只有0.62,效率是0.21~0.14,产生了“亏空”。
实验1:取N=130,b≥3个的素因数的合数是:
3×3×3=27、3×3×5=45、3×3×7=63、3×3×11=99、3×3×13=117。
3×5×5=75、3×5×7=105。
3×3×3×3=81。——总共是A=8。
其中,130=85+45=“2+3”、130=55+75=“2+3”、130=25+105=“2+3”、130=49+81=“2+4”。——合计是B=4。这4个都是“合数+合数”中的合数。不是证明“1+2”时应该剔除的合数,换句话说,应该删除的b≥3个的素因数的合数的数量其实是C=A-B=8-4=4。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判断在证明“1+2”的过程中剔除的数量是A=8?还是C=8-4=4?这就有三种可能性:
可能性之一:剔除的合数数量是C=A-B=8-4=4。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理由是:第一,如果做到了这一点,“1+2”的数量应该准确无误,实验证明,现在的“1+2”数量是明显的“亏空”;第二,要得到准确无误的“2+3”和“2+4”以后,才能计算出准确无误的“1+2”。事实上,“2+3”很粗糙,达不到要求。“2+4”根本就没有被证明过,连“粗糙”的也没有达到。
可能性之二:剔除的合数数量是A=8。
在这种情况下,剔除的合数数量从C=8-4=4无形中被虚涨到A=8,最后在数值上表现为留下的“1+1”和“1+1×1”的数量的减少了,出现了“亏空”。这可以说是分不清“1+b”中合数与“a+b”中合数之间的差别的原理上的错误。
可能性之三:剔除的合数数量采用了“其他方法”。
这个“其他方法”毕竟还是造成了“亏空”,是不可取的。
实验2:取N=430,b≥3个的素因数的合数是:
3×3×3=27、3×3×5=45、3×3×7=63、3×3×11=99、3×3×13=117、3×3×17=153、3×3×19=171、3×3×23=207、3×3×29=261、3×3×31=279、3×3×37=333、3×3×41=369、3×3×43=387、3×3×47=423。、
3×5×5=75、3×5×7=105、3×5×11=165、3×5×13=195、3×5×17=255、3×5×19=285、3×5×23=345。
3×7×7=147、3×5×7=105、3×7×11=237、3×7×13=273、3×7×17=357、3×7×19=399。
3×11×11=363。
5×5×5=125、5×5×11=275、5×5×13=325、5×5×17=425。
7×7×7=343。
3×3×3×3=81、3×3×3×5=135、3×3×3×7=189、3×3×3×11=319、3×3×3×13=377。
3×3×3×3×3=243、3×3×3×3×5=405。——总共是A=40。
其中,403+27=“2+3”、385+45=“3+3”、259+171=“2+3”、169+261=“2+3”、355+75=“2+3”、325+105=“3+3”、265+165=“2+3”、235+195=“2+3”、175+255=“3+3”、145+285=“2+3”、85+345=“2+3”、305+125
=“2+3”、155+275=“2+3”、105+325=“3+3”、87+343=“2+3”、295+135=“2+4”、111+319=“2+4”、187+243=“2+5”、25+405=“2+5”。——合计是B=19。这19个都是“合数+合数”。不是证明“1+2”时应该剔除的合数,换句话说,所删除的b≥3个的素因数的合数的数量其实是C=A-B=40-19=21。而且,“2+4”、“2+5”还没有被证明过,真是N越大,麻烦越多。
    按“1+5”的思路来说,得到“1+2”后,所谓的“一步之差”就是只要全额剔除2个素因数的合数,剩下的就是“1+1”的数量,为什么出现①的说法?
实验3:取N=130,2个素因数的合数是:3×3=9、3×5=15、3×7=21、3×11=33、3×13=39、3×17=51、3×19=57、3×23=69、3×29=87、3×31=91、3×37=111、3×41=123、5×5=25、5×7=35、5×11=55、5×13=65、5×17=85、5×19=95、5×23=115、7×7=49、7×11=77、7×13=91、7×17=119、11×11=121。——A=24。
其中,128=119+9=“2+2”、128=95+33=“2+2”、128=77+51=“2+2”、128=63+65=“3+2”、128=33+95=“2+2”、128=9+119=“2+2”。——B=6。
由此可见,在剔除2个素因数的合数的同时,还要区别“2+2”、“3+2”中的合数。更为纠结是我们还没有证明“2+2”而变得无法证明“1+1”。(当N变化时,还会继续出现“4+2”等目前还无法计算的内容。例如,116=81+35=“4+2”。)
总而言之,我们在证明“1+5”→“1+2”时,在剔除“1+b”中合数时始终要与“a+b”中合数相比较才能决定剔除的数量,要想精确,这A和B都得精确,最后,因为“2+2”中合数数量无法计算而使得“1+1”无法计算,进入了死胡同。这就是“用目前的‘9+9’→‘1+2’方法的改进不可能证明(1,1)”的原因。
发表于 2011-11-2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剔除“1+b”中合数时,分不清它与“a+b”中合数之别而迷失方向


归根结蒂是当时没有真实数造成的!
         1.本 原 根:  √n.
         2.0  单 位:  (√n)º
         3.基本单位:  (√n)¹
         4.单    位:  (√n)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10-1 21: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