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5|回复: 1

[转帖]乡村教师罗思维较劲哥德巴赫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教师罗思维较劲哥德巴赫猜想
  
 
●20年如一日,探究哥德巴赫猜想乐此不疲
●论文在香港发表,引起数学界注意
●其理论一旦验证成立,哥德巴赫猜想等一大批数学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罗思维是营山县大庙完小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他所任教的学校距离县城30多公里,地处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梁。就是这样一个“贫”居山乡的教师,却把目标锁定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顶尖级世界难题上,且20年如一日乐此不疲。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了罗思维工作的地方对他进行了采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难题较劲其乐无穷。”面对记者的采访,罗思维打开了话匣子。
  1964年,罗思维出生在营山县大庙乡花冠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80年,仅上过一年高中,靠自修学完全部高中课程的罗思维毅然报名参加了高考,数学考了78分(当时是百分制),名列双河片区第一名,最终以总分22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被录取到了营山师范学校就读。在师范校的最后一学期,他从一本课外读物上看到那篇介绍用筛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时,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那以后,他就格外留意报刊杂志对这方面情况的介绍和资料的搜集,并对“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3个素数之和”、“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这道20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一个大胆的念头涌进了他的脑海,他要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982年秋天,师范毕业的罗思维被分配到营山县消水镇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1973年成功证明“1+2”后,就如何攻克这道难题曾告诫说,倘若没有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出现,它是不可能被解决的。为此,仅有中师学历的罗思维将突破口选择在探索新的数学方法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没有现成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每个月三十多元的工资他总是算计着先挤出一部分钱来购买书籍,余下的才是当月的伙食费用。为了节省煮饭时间,他几乎餐餐都是面条当顿,一日三餐并成两餐更是常事。有一次,他为了购买一套工具书,将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搭进去不说,还倒欠下十元钱的外债。为此,有一个多月时间硬是没尝过肉味。三年后,他被调入大庙完小任教,各方面的条件才稍微得到改善。为了提高自己的功底,1988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充教育学院离职进修数学,为自己争取到了为期两年的“充电”时间。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罗思维认为,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200多年来无人完全破解,就是因为传统的数学理论体系中有许多错误的东西,只有创立新的理论体系才能找到攻克的突破口。为此,他要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通过不断研究,他发现任意一些数可以组成一个数空间,数空间中的对象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找到数空间中的对象的规律,创立数空间学这种理论体系,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数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将自己的这一研究课题命名为《数空间学》,并努力破解数空间中的对象的规律。
  1996年暑假,罗思维怀揣自己近两万字的研究成果《数空间学》,冒昧走进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大门,著名数学家王元在粗略了解罗思维的研究思路后,对其执著精神大加赞赏的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需要继续创新,并委婉地告诉他“要解决这道世界难题还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甚至是很多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国内搞这方面研究的人很少,特别是处在像你这样环境的人更是少见,你还是量力而行吧。”王元的一番话,对于罗思维来说,既是一支兴奋剂,令他喜不自禁,但又恰似一副镇静药,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肤浅。
  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要认定了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哪怕最终没有结果。北京归来之后,罗思维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研究之中。为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第二年暑假,他又再次赴北京参加了全国逻辑学会举办的为期一周的逻辑学研讨会。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精力的透支和生活的清贫,他落下了胃病,去年又到上海作了胆囊切除手术,至今仍需药物维持。参加工作20年来,罗思维唯一值钱的家当只有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今年7月,罗思维撰写的《集合论是错误的理论》一文被香港《中国教育改革》杂志刊用,在数学界引起了反响。罗思维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完成了80%,眼下的任务是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反复验证。今年寒假或明年暑假期间,他要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再赴北京,请求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专家们予以评估。他坚信,一旦他的理论验证成立,哥德巴赫猜想等一大批数学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罗成 杨汉国)
发表于 2009-10-2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乡村教师罗思维较劲哥德巴赫猜想


研究的方向正确!-----空间数学.
    数学就是关于研究空间量,形的科学! [美] P.j 维尔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3 11:13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