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大师报恩,薪火相传利人
李政道经常深情地向学生们说起他的三位老师如何改变了他的人生——束星北是他的物理学启蒙老师,吴大猷提升了他对物理的理解并是推荐他赴美留学的恩师,费米则把他带进了世界物理学前沿……因此他总是希望能够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做得更多、更好,这既是为了报答他的老师们的恩情,也希望把知识和善意传播开去。李政道的“报恩”方式如大海般汹涌澎湃,前无古人,后人难追。
1972 年回国访问,李政道看见了中国与世界在科学领域的距离,遇到了大量如饥似渴希望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学者和学子们,之后他每次回国都在想着如何为他们做点什么。他访问祖国时经常强调要加强科学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不能仅只注重技术和产品。他说科学、技术和产品的关系犹如水、鱼、鱼市场,三者既有逻辑递升关联、也缺一不可。他认为应该对学生们尽早进行科技教育,并向国家领导人建议从少年开始培养科技人才,这是中国科技大学于 1977 年开设“少年班”的支点。几十年来,少年班不仅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几代人热爱追求科学的氛围。
1979 年 4 月,李政道教授亲自来到中科院授课,在两个多月中,开设了“统计力学”与“场论简引和粒子物理”两门课程。当时曾参与听课的中科院研究生徐依协说,“听课者总共 1000 多人,将北京科学院大礼堂挤得满满的。李先生每天连续上三个多小时的课。即便是星期六、星期天和五一假期都没有休息。课后,围满他的学生不断提问,他耐心解释。每天中午,他还要轮流请听课的学生们共进午餐。”
这次授课后,李政道认识到短短两个月不可能让学生们系统把握物理学知识,更不可能让他们了解物理学前沿动态及科研方法。于是,他首先从学员中选择5位优秀学生到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生,然后组织了一次小型考试,选拔了 11 人去了 5 所美国学校,徐依协和任海沧有幸通过考试,于 1980 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这是之后即将开启的“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类研究生项目”(CUSPEA)的试点(Pre-CUSPEA)。
1980 年 1 月初,我是中山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听说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物理学家在广州从化开学术会议,其中还有大名鼎鼎的李政道、杨振宁二位先生。同学们非常兴奋,商量着如何把这二位科学大师邀请到学校来做报告。之后数百同学签署了邀请信,委托参加会议的中山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李华钟教授把信转交给了李、杨二位先生,他们当即就答应了。
李政道来中山大学讲座的时候,讲台上的灯光格外明亮,显然是为了方便记者们摄影照相特别安装了不少大灯。李政道上台后严厉地说:“灯光太亮了,都关了!我不是来表演的,是来给学生讲学的!”整个现场顿时鸦雀无声,坐在台下的我,听见了自己怦怦的心跳声。领导随即悄悄安排关了这些大灯。
当命运敲门的时候,人未必能听见,但其雷霆万钧将波及一个人的终生。笔者后来查资料才知道,1980 年 1 月对很多中国学子是一个命运转折点。此时,李政道先生在广州从化的温泉宾馆给方毅副总理写了一封信,他基于 1979 年所招收的中国留美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建议把“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类研究生项目(CUSPEA)”正规化,扩大到中国和美国的几十所高校。CUSPEA 项目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1981 年 9 月,笔者作为大四学生参加了 CUSPEA 考试并有幸被录取,于 1982 年去美国匹兹堡市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作为生长在湘西的孩子,如果不是李政道及很多中美前辈老师们无私引导,很难有机会走近科学前沿。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政道图书馆收藏了大量李政道与中国领导人、中美学界、及很多 CUSPEA 学生的往来信件,记录了前辈们如何携手培育未来科技力量的思路和努力。在 CUSPEA 项目执行的十年间,李政道每年为此要花 1/3 的时间,打了无数的电话,写了数千封信。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 CUSPEA 同学说,李政道家附近的邮筒经常信满为患,于是李政道和夫人秦惠莙女士不得不推着小推车去更远的邮筒投递信件。
一个令人不解的插曲发生在该项目刚开始的 1980 年,当时有几位美国颇有名的华裔教授闻风给中国领导人写信,指责 CUSPEA 项目由美国大学出题来考中国学生是“丧权辱国”。因为此信,国内部分原来支持 CUSPEA 项目的人开始采取拖延不行动的态度。柳怀祖先生说,李政道知道此事后很着急,赶忙从美国飞到中国,要求见邓小平先生,最后小平先生拍板让 CUSPEA 项目按照李政道设计的方案继续进行。
从 1979 年到 1988 年十年间,CUSPEA 项目共送了 915 位中国物理类学生赴北美攻读研究生,学费生活费全部由所就读的北美各大学提供奖学金,估计共超过一亿美元。在 CUSPEA 40 周年的纪念会上,张永德教授(曾担任中国科技大学 CUSPEA 项目教练)说,“美国大学招生很自主、多元化,要启动 CUSPEA 这样的项目,统一出卷子、设立类似“高考”的选拔机制,其实施难度可想而知,就算是美国教育部部长亲自出来干,也未必干成!李先生虽然是诺奖获得者,但也只是一位教授,居然把 CUSPEA 这一项目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他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很令人佩服。”
在 CUSPEA 项目初步成功后,其他领域的在美学者,如陈省身、吴瑞等教授,也参考 CUSPEA 的方式组织其专业的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目前,CUSPEA 学者中有 15 位科学家成为中国和欧美主要国家院士,约 300 多人次在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担任职位或成为 Fellow ,100 余人次获得各类科技大奖,有 400 多位成功的高科技发明家和企业家。中国科学院前院长白春礼院士说,CUSPEA 项目是改革开放早期中国与欧美高校人才交流的“破冰之举”,是新中国对外科技和人才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政道自己的评价则是:“CUSPEA 比我做宇称不守恒还有意义 。”
在李政道的倡导下,中国于 1985 年建立了博士后制度,至今已有数十万青年学者前后参与博士后培养。在他的另一建议下,中国还于 1986 年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科研资助机构。这些科教制度建设对中国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和成就的提升,意义都十分重大、长远。
1998 年,在李夫人秦惠莙女士去世后两年之际,李政道及亲友正式设立了“莙政基金”,其宗旨是鼓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兰州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入选学生被称为“莙政学者”。过去二十多年,该项目培养了约六千“莙政学者”。柳怀祖先生说,这个基金会是李夫人生前嘱托设立的,李夫人还特别嘱咐一半的奖励名额留给女生。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的长期工作助理艾琳·赫尼根(Irene Heneghan)女士,协助李政道做了大量工作,被李政道称为“中国之友”,她把自己毕生储蓄都捐赠给了该基金,最后长眠于中国。
李政道生前最后一次访问他深情挂念的祖国是在 2010 年,此时他已经 84 岁,意识到年迈体渐弱,自己难以再像年轻时一样为祖国和青年学子们奔忙。李政道与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数度“秉烛深谈“,决定把手稿、家族财产和珍藏都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以最后的力气协助建立“李政道图书馆”(2014 年正式成立)和“李政道研究所”(2016 年正式成立),以鼓励年轻一代沿着他的科研轨迹继续前行。
虽然中国传统的报恩情结可能是李政道推动这些项目的起点,他也吸取了很多西方文化中的利他主义精神。2019 年是 CUSPEA 40 周年,李政道给 CUSPEA 学者们题词:“薪火相传”。笔者曾问李先生的长子李中清教授,李先生期待 CUSPEA 学者们如何“薪火相传”?我听到的回答是,李先生并不希望 CUSPEA 学者们对他个人报恩,而是以利他主义精神,把善意善举发扬光大,跨越时间纵向传承。犹如李中清在李先生的追思会上所说,所有受惠于李先生的人都是李先生的一部分,而李政道也永远是他们的一部分。
李政道近百年的人生是跨域起舞的传奇,他突破了很多鸿沟与界限、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他像巨人一样从一个科学高峰奔向另一个高峰,跨领域如履平地;他在理论和实验之间娴熟地切换,孜孜不倦探索自然奥秘;他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度之间优雅地穿梭,搭起一座座桥梁;他还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穿越时空把千万学子带进科学前沿……显然,李政道不是神,只是一位大学教授,在美国经常协助他的只有夫人、秘书和几位研究生,很多事都得亲力亲为。每当想起李政道经常伏案连夜写信、与夫人一起推着装满信件的小车在纽约街头投递信件这些细节和画面,学生们就倍感温暖、不忍动容。他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就是善良啊。
现在,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李先生可以安息了,与挚爱的夫人一起长眠于苏州故乡,与费米、奥本海默等师友们再聚,在科学的历史星空中俯瞰着人类前赴后继永远探索自然奥秘。
科学不朽,李政道先生千古!
作者简介:
董洁林,CUSPEA 81 级学者,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联和金融数字经济研究所特聘顾问。
致谢:作者感谢黄焕中博士,柳怀祖先生,庞阳博士,任海沧博士,徐依协博士等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见解和反馈意见。如果本文有任何不妥之处,皆由文章作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T.D. Lee, M. Rosenbluth and C.N. Yang. Interaction of Mesons with Nucleons and Light Particles, Phys. Rev. 75, 905 (1949).
2. T.D. Lee. Hydrogen Content and Energy-Productive Mechanism of White Dwarfs. Astrophysical Journal, vol. 111, p.625 (1950).
3. T.D. Lee. Difference Between Turbulence in a Two-Dimensional Fluid and in a Three-Dimensional Fluid, J. Ap. Phys. 22, 524 (1951).
4. C.N. Yang , T.D. Lee. Statistical Theory of Equations of State and Phase Transitions. I. Theory of Condensation, Phys. Rev. 87, 404 (1952).
5. T.D. Lee, C.N. Yang. Statistical Theory of Equations of State and Phase Transitions. II. Lattice Gas and Ising Model, Phys. Rev. 87, 410 (1952).
6. T.D. Lee. Some Special Examples in Renormalizable Field Theory, Phys. Rev. 95, 1329 (1954).
7. T.D. Lee, J. Orear. Speculations on Heavy Mesons, Phys. Rev. 100, 932 (1955).
8. T.D. Lee, C.N. Yang. 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 Phys. Rev. 104, 254(1956).
9. T.D. Lee, C.N. Yang. Parity Nonconservation and a Two-Component Theory of the Neutrino, Phys. Rev. 105, 1671(1957).
10. T. D. Lee and M. Nauenberg. Degenerate Systems and Mass Singularities. Phys. Rev. 133, B1549. March 23, 1964.
11. 庞阳。“细推物理须行乐 – 李政道教授物理生涯五十载”。Science Vol. 48, No. 6(1996)。
12. Editor: Gerald Feinberg. T.D. Lee Selected Papers, Volume 1,2,3. Birkhauser, 1986.
13. Editor: Hai-cang Ren, Yang Pang. T.D. Lee Selected Papers, 1985-1996. CRC Press, 1998.
14. T. D. Lee, G. C. Wick, “Negative Metric and the Unitarity of the S Matrix,” Nucl. Phys. B 9 (1969) 209.
15. T. D. Lee, G. C. Wick, “Finite Theory of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Phys. Rev. D 2 (1970) 1033.
16. T.D. Lee, Wick, G. C. (1974-04-15). "Vacuum stability and vacuum excitation in a spin-0 field theory". Physical Review D. 9 (8).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 2291–2316.
17. Robert P. Crease. Recombinant Science: The Birth of the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RHIC).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Vol. 38, Number 4, pps. 535–568. ISSN 1939-1811, electronic ISSN 1939-182X. 2008 by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8. 柳怀祖。“李政道于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 祝贺李政道先生 95 华诞”。国科大科技史与科学文化。2021年10月31日。
董洁林 知识分子 2024 年 09 月 26 日 10:29 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