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6|回复: 3

逆向思维集合论方法证明“哥猜”(中等篇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6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明85639720 于 2021-6-23 03:44 编辑

逆向思维集合论方法证明“哥猜”
雷  明
(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证明大于等于6的偶数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是否都能写成两个奇素数的和。虽然不可能把无穷多的偶数都写成两个奇素数的和,但可以证明奇素数集合中的每一个元数与其它所有元素相加的和(包括自身相加的一次在内)就是所有大于等于6的偶数的集合。这样也就可以解决问题。
1、奇素数集合是一个可数集合
集合论里有判定可数集合的定理:“集合A为可数集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可以把A的元素编号为
A={ a1,a2,a3,……,ai,…… }”[1]
这个编号i就是集合A到自然数集合N间的一一对应。
无穷的奇素数集合Q={q|q是所有的奇素数}中的元素也是可以按其数值的大小进行编号的,所以奇素数集合是一个可数集合。这就在全体奇素数集合Q中的元素qi与自然数集合N中的元素n之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也就有Q与N等势,即有Q~N。这是从Q中的元素可以进行编号的角度出发得出了Q是可数集合并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的结论。
再根据可数集合的定义:“若集合A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即A~N,则称A为可数集合”[1]也可知道,全体奇素数的集合Q也应是可数集合。Q既是可数集合,那么也就应有Q~N。这又是从可数集合的定义的角度出发得出了Q是可数集合并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的结论。
还有,因为“自然数集合是最简单的无穷集合”[1],又因为“若集合A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即A~N,则称A为可数集合”[1]且“因为自然数集合N有N~N”[1](集合等势的反射性),“可知自然数集合也是可数集合”[1]。因为全奇素数的集合Q和自然数集合N都是可数集合,所以也应有Q~N的关系。这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再一次得出了Q是可数集合并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的结论。
以上分别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说明了全体奇素数的集合Q是一个可数集合并与自然数集合N等势。
由可数集合的定义和集合等势的性质(反射性,对称性,传递性)可知:“若A、B为可数集合,则A~B。因此,所有可数集合组成一个类,这个类里的集合的势都是相同的,用α表示”[1]。
2、两两奇素数相加的结果
把奇素数集合Q={ 3,5,7,……}中的每一个元素qi都与奇素数集合Q中的所有的元素相加一次,包括它自身相加的一次qi+qi在内,即可得到可数个可数集合Ki,即:
用Q中的第一个元素3与Q中的所有的元素都相加一次,得到第一个可数集合K1
K1={ 3+3,3+5,3+7,3+11,3+13,3+17,3+19,…… }
={ 6,8,10,14,16,20,22,…… }
用Q中的第二个元素5与Q中的所有的元素也都相加一次,得到第二个可数集合K2
K2={ 5+3,5+5,5+7,5+11,5+13,5+17,5+19,…… }
={ 8,10,12,16,18,20,22,24,…… }
再用Q中的第三个元素7与Q中的所有的元素都相加一次,得到第三个可数集合K3
K3={ 7+3,7+5,7+7,7+11,7+13,7+17,7+19,…… }
={ 10,12,14,16,18,20,24,26,…… }
……………………
用Q中的第i个元素qi与Q中的所有的元素都相加一次,就可得到第i个可数集合Ki
Ki={ qi+3,qi+5,qi+7,qi+11,qi+13,qi+17,…… }
再根据集合论里的定理:“有限个或可数个可数集合的并集仍为可数集合”[1]可知,这可数个可数集合Ki的并集A
A=K1∪K2∪K3∪,……,∪Ki,……
仍是一个可数集合。由于“集合里若干个相同的元素只能算作一个,也只用一个符号表示出来”[1]和“集合里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1]可知,虽然各Ki集合之中都有数值相同的元素,但在其并集A中却只能算作一个,只能用一个符号表示出来。即有
A={ 6,8,10,12,14,16,18,20,22,24,26,…… }
这个并集A里的元素也是可以按其数值的大小,从小到大依次将其编号为
A={ a1,a2,a3,……,ai,…… }
的。可见,并集A也是一个可数集合,并与自然数集合N也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有A~N。
由于奇素数集合Q中的元素都是大于等于3的奇数,且并集A中的每一个元素ai都是由奇素数集合Q中的两个元素qi、qj相加的结果,所以我们所得到的这个并集A中的元素也都是大于等于6的偶数。
3、前面所得到的并集A就是所有大于等于6的偶数集合
现在,关键的就是要证明这个并集A是否就是所有大于等于6 的偶数的集合B。因为B也是一个无穷的可数集合,所以A与B也是等势的,即有A~B。可见两集合也必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证明:
已知条件:A~B且A、B中的元素都是大于等于6的偶数。
求证:A=B。
要证明集合A与集合B相等或是同一个集合,首先要证明A中不缺少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由于B是所有大于等于6的偶数集合,所以B中是不缺少任何大于等于6的偶数的。也就是说,首先A是包含于B的。现在,只要证明了A既包含于B,且A又包含B就可以了。
根据集合等势的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若存在A到B的一一对应,则称A与B等势。记为A~B。”已知A~B,所以A与B一定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又根据一一对应的定义:“设ψ为M到N上的对应,若M里的元素不同(a≠b),对应N里的像也不同(a≠b),则称ψ为M到N的一一对应。”这就说明了有一一对应的两个集合,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不同(ai≠aj),对应到另一个集合里的像也就不同(ai≠aj)(由于上画线打不出来,只得用下画线代替上画线来表示“像”)。
再根据定理:“设ψ为M到N的对应,ψ的逆对应ψ'存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ψ为M到N的一一对应。”从而可以看出,有一一对应关系的两个集合,也一定是有其逆对应的。若从A到B的一一对应为φ:ai→bi,则一定有逆对应φ':bi→ai存在。由于φ与φ'是互逆对应(即有(φ')'=φ),所以φ'就是从B到A的一一对应(由于“负1次方”在复制移动过程中常发生变形,所以只能用“撇”代替“负1次方”来表示逆对应)。
这就说明了A中是不缺少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的。也证明了A既包含于B,且A又包含B。所以就有A=B或A与B是同一个集合的结论。
证毕。
4、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的再次证明
因为我们所得到的并集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由两个奇素数相加所得到的,那么也就可以说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也是可以由两个奇素数相加而得到,所以也就有大于等于6的所有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的结论。但这只是从数集合论角度进行的证明,现在再看一下从逻辑角度进行的证明。
虽然“任何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与其逆命题“任何两个奇素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大于等于6的偶数”是互逆的命题,且该逆命题也是真命题,但“任何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是否是真,却与“任何两个奇素数相加的结果都是大于等于6的偶数”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只能再来进一步考虑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是假,再来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性。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同真同假的。
   “任何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的逆否命题是“任何两个非奇素数的和都是小于6的偶数”。这个逆否命题是真是假呢?证明如下:因为偶素数(即非奇素数)只有唯一的一个“2”,其自身相加的结果是2+2=4,而4的确是小于6的。这就证明了这个逆否命题是真的。因为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真假性是相同的,所以“任何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的原命题也是真的,是成立的。
证毕。
5、大于等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
由于偶数4本身就只能是唯一的偶素数2自身相加的结果,所以有穷集合{4}与并集A的并集就是大于等于4的所有偶数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大于等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相加的结果。这就证明了可德巴赫猜想的第一部分是正确的,即“1+1”是正确的。

雷  明
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于长安

参考文献:
1、《集合与逻辑代数》,肖鹏一著,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1985年3月第二次印刷;

注:此文初搞曾已于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三日以《用集合论方法简单的证明哥猜》为题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过,网址是:
http://www.chinaphd.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4407,稍作修改后于二○二一年六月九日在《中国博士网》上重新发表,并把题目改为《逆向思维用集合论方法简单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网址是:
http://www.chinaphd.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4413,这次又将短篇改为中篇,题目改为《逆向思维集合论方法证明“哥猜”》,并于二○二一年六月十六日在《中国博士网》上发表,网址是:http://www.chinaphd.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441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7 22:5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