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5|回复: 0

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多处错误――二评姚志兴的《反向对应重合数轴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04:
       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多处错误――二评姚志兴的《反向对应重合数轴法…》
                               童 信 平
关于《反向对应重合数轴法…》及修改前的文章,姚与网友有这样一段网聊:
5楼:我已看过,文章是错的,别再浪费别人的时间。
姚:我有个疑问,尊师认为不对就一定不对吗?不知你认为错误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
7楼:不信你投到中科院试试?别以为已发表就一定对。其中一个关键的公式不符合实际数据。
姚:……,朋友如果认为那里有问题,烦请指出,我非常愿意认真正确的回答。
[插二句:其一,笔者也认为其中一个式子在原理上是错误的,所以写了《一个式子多处错误――评……》。其二,批评一般点到为止,“其中一个关键的公式不符合实际数据。”点得多么明确!姚居然不知道自己的论文中有“一个关键的公式”,明明是“不符合实际数据”,还要不知所云地问“认为那里有问题”。――无论是犯傻还是装傻(有人根据“不符合实际数据”要求姚公布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姚未作“认真正确的回答”,可见姚根本没有进行过有关实验,是在装傻。)都是对自己的文章不负责,对“哥迷”的不尊重。于是9楼感到是在对牛弹琴而不耐烦了。]
9楼:你不申请菲尔兹奖,到这网上来吹什么。
姚:朋友你大概不知道菲尔兹奖的对象是有年龄限制的,像我这样年龄段的任何人,都是得不到菲尔兹奖的。
姚还在1楼写道:“……,现在终于被我这个中国人证明出来了,就应当尽快公布于全世界,为我们伟大祖国增光。”(如果不是年龄限制,看来他会当仁不让地向全世界提出要求得到菲尔兹奖呢。)
姚认为自己的文章具有国际水平,希望自己的论文在国际上交流,要交流嘛,这就牵涉到他的论文文体是不是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关于数学论文文体方面的方便阅读的协调一致的写法)。我在这里先引用《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中的
6.养成遵照学术格式的写作习惯
  另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平时不管你写一万字、三万字、五万字都要养成遵照学术规范的习惯,要让他自然天成,就是说你论文的脚注、格式,在一开始进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如果这个习惯没有养成,人家就会觉得这个论文不严谨,......因此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因为我们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写散文,哪一个逗点应该在哪里、 哪一个书名号该在哪里、哪一个地方要用引号、哪一个要什么标点符号,都有一定的规定,......各位要尽早学会中英文的写作规范,慢慢练习,最后随性下笔,就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现在我们来看看姚的文章是不是符合“一定的规定”成为“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因为姚已经把“非常欢迎各位师尊垂鉴,诚盼指教”的诚意表达了60次之多。
①上面指出,“遵照学术规范,...在一开始进 入研究生的阶段就要培养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姚没有把“遵照学术规范...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部份”。姚的文章反映出他在这方面缺乏修养,可以看出他不了解数学论文与数学教科书的区别。
②厨艺节目中,先要把食材(…糖、醋、盐、…等)介绍给观众,然后就是看着他用那些食材创作出一道可口的菜。写数学论文也是这样,先要把写这篇文章的素材(名词、术语、符号、引理等)告诉给审稿人员,我要用这些素材完成本论题的论证。姚的介绍并不清楚。
③关于“引用文件”的错误。
一般的征稿启事中,对“引用文件”有具体规定,姚因为从没有看过征稿启事而犯了下面的具体错误:
A,“引用文件”的序号在文章中没有按角注(上标)的方式表示。
B,未注明引用的材料在“引用文件”中的哪一页。(这是为了节省审稿人员查找原文进行核对所需要的时间.)教科书则不一定要写出来。)
C,“[3]作者简介:姚志兴,男,1946年出生,……”是表达错误。第一,文中没有这个角注;第二,它不是一本书或一篇论文。第三,“作者简介”有另外的位置。
④关于“几个结论”1.1~1.5的错误。
论文中的结论有二种:别人的结论或自己得到的为了证明定理用的一些结论,在论文多称为“引理”;自己的结论,称为“定理”以及写在文章的结束部分的话。
A,根据观察,1.1~1.5类似于数学论文中的“引理”。
B,作为引理必须引用原有的文字,除1.3外,其它都不是原有文字。1.5则是断章取义。
⑤关于“论证1”~“论证3”的错误。
A, 根据观察,“论证1”~“论证3”类似于数学论文中的“定理”。(或者是“引理”,总而言之,用“论证”是错误的。)
B, 不论是“定理”或是“引理”,凡是作者的新见解必须在文章中接着安排“证明”内容。
⑥关于“证明”的错误。
A,全文中“证明”只出现一次,这显然是写作上的严重错误。
B,“证明”应该写在具体的引理或定理的下方,不能插入其它说词。
C,证明结束,要写上“此定理得证”之类的字,以便与其它说词有所区别。(在教科书中,界限清楚时,可以省略。)
⑦关于“比较验证”的错误。
“1+1”需要的是“1+1的证明”,而不是“1+1的验证”。
⑧关于符号的混乱。
A,第2页:“设K为任一素数。”
B,第6页:“K是不大于‘根号N’的最大的那一个素数。”
A和B是不同的概念,反映出姚思维的混乱。
值得一提的是,约定俗成,素数用p或P表示,这在数论中几乎是标准化了。作者却把P规定为奇数,把K规定为素数,这是不能求同存异,要独步天下,用他自己的符号强加于审稿人员,那是自我孤立,成为“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的人。这是写数学论文的大忌。
⑨关于“取整数部分”的数学符号是“[]”。这是学过初等数论的人都知道的。反映了姚的孤陋寡闻。
A,第6页:“(K/2)-2,(取差值的整数部分。)”正确的表达是“[K/2]-2”。
B,第7页:“(P/2)-2,(取差值的整数部分。)” 正确的表达是“[K/2]-2”。
⑩关于“2.6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则素重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是“1+1”的核心,应该给出证明。
有人会说,这都是一些细节,何足挂齿。要知道,社会秩序大多数是由“绿行红仃”、“左行右立”、“先出后进”、“先下后上”等等一些细节组成的,那些因为自己快乐满意就好而破坏社会秩序中的细节的人会被文明人嗤之以鼻。那些破坏数学论文写作秩序的论文会被数学编辑和训练有素的人不屑一顾。
大家知道科学网等网站申明拒收“民科”的论文,(这里的“民科”是田松先生“大约在6年前‘造’出的词儿,它指的是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民科”的述说及其他,科学时报,2007,02,04。)
由此可见,姚要想不被划入“民科”,且论文不被拒收,就请好好研究“基本范式”吧,这就是本文给姚和其他“哥迷”的忠告。尽管会有忠言逆耳的后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3 10:54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