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国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63|回复: 1

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应用数学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7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luyuanhong在 2010/10/01 09:29am 第 1 次编辑]

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应用数学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来源:科学时报
今年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他对中国近代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发展所作
的贡献,9月12日,“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应用数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举行。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以及华罗庚先生的亲属参加了纪念和研讨活动。中
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叶中华、中科院院士王元和石钟慈、海军装备部赵登平少将、中国铁路建设
总公司副总经理扈阵衣等纷纷致辞。
华罗庚曾被评价为“他那个时代的世界级领袖数学家之一”,国际数学界对其这样赞誉:“如果
今天有许多中国数学家能在科学前沿作出突出贡献的话,如果数学在中国能享有异常普遍尊重的
话,那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为学者与导师的华罗庚50年来对于中国数学事业的领导和贡献。”
与会专家认为,华罗庚先生的功绩不仅在于他个人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在于他对发展中国数学
事业的指导和领导。上世纪40年代,华罗庚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学事业的三部曲蓝图:包括纯粹数
学各分支、应用数学的各个方面以及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1950年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
件回国,立即着手实施三部曲蓝图。他是中国纯粹数学众多领域的创始人,中国应用数学的先行
者和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最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三部曲都取得了辉煌成
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包括数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
在纪念会上,国内外多位应用数学家介绍了在钢铁行业、无线通信网络、高速路由器交换、变压
器优化设计、大型器件减重等方面应用数学的成果和实践的例子。与会专家指出,华罗庚对应用
数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首先,华罗庚是中国应用数学发展道路的探路先锋、先行者和开拓者。中国过去没有应用数学的
传统,也不像纯粹数学那样在国际上已有成熟的套路可循。因此,华罗庚和他的学生们在发展中
国应用数学上花费了比发展纯粹数学更多更大的艰辛。国际上许多数学家在试做应用数学后也体
会到,做应用数学比做纯粹数学更为困难。华罗庚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应用数学的道路。
第二,华罗庚发展中国应用数学从一开始就在两个层面上工作。一个层面是普及型工作,另一个
层面是创造型工作。普及型工作始于1958年,历时20多年,特别是普及推广统筹法、优选法,遍
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听众有百万人之多,取得万项成果,产生重大效益,在国内外均
引起重大反响。
创造型工作也始于1958年,也历时20多年,产生了两个新的数学方法(数学技术):一个是国际
著名的华(罗庚)—王(元)方法,另一个是正特征矢量法。上世纪70年代中期,华罗庚开始指导
学生从事面向实际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攻关研究,如工业产品(电力变压器等)优化
设计、军用飞机部件优化设计、两淮煤矿管理决策、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优化改造、准格尔露天煤
矿煤电运输优化设计等,开辟了中国应用数学的新方向,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攻关
研究达到很高的学术水平。
第三,华罗庚在引领中国应用数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他特有的应用数学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统
称十二论。他对数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如数学现象、数学技术、数学工程等。他的贡献,不
仅推动现在的应用数学发展,而且影响未来。
中科院研究生院华罗庚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中心,是中科院最早以华罗庚名字命名的科研机构,
一直在努力传承华罗庚精神和他的学术思想,他们实战成果已有100多项,并在王元指导下先后为
华罗庚编著了3本书。
发表于 2010-10-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应用数学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

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学中国 ( 京ICP备05040119号 )

GMT+8, 2024-6-26 14:1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