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yuanhong 发表于 2023-1-2 14:00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丨天文名家录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丨天文名家录

2023-01-02 13:07:47 来源: 逐星科技 广东

1 月 2 日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

Johann Daniel Titius

今天是德国天文学家约翰·丹尼尔·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294 周年诞辰,他因提丢斯-波得定则而知名。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图源 Wikipedia)

提丢斯本职是一名物理学教授,但他也研究生物学、矿物学和天文学,不过他大部分的研究已被遗忘,唯有在行星距离规律方面的研究在历史中保有一席之地。提丢斯发现当时已知的六颗行星(水、金、地、火、木、土)的距离从内而外可以用一条特殊的数学公式表示,他于 1766 年首次阐述了他的发现。


提丢斯-波得定则的距离和行星实际距离的对比(图源 Wikipedia)

1772 年,约翰·埃勒特·波得(Johann Elert Bode)在讨论行星的距离时也留下了类似的表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1823 年以前),波得并不承认他曾经阅读过提丢斯当年的相关内容。根据两人提出的行星距离定则,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一个空隙,提丢斯认为这可能代表了一颗未发现的火星卫星或木星卫星,而波得认为这是一颗未知行星的轨道所在。



luyuanhong 发表于 2023-1-2 14:07

提丢斯(Titius, Johann Daniel),是德国天文学家和维滕贝格的教授。

姓名:提丢斯 Titius, Johann Daniel

国籍:德国

职务:天文学家、维磋贝格大学教授

重要发现:计算出各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计算出海王星、小行星带。

生平:

1729 年 1 月 2 日生于普鲁士的科尼茨(今波兰的霍伊尼斯);1796 年 12 月 16 日卒于萨克森的维腾贝格。提丢斯是一位布商兼地方议会议员的儿子,其父死后由舅父养大。这位舅父是一个博物学家,他支持和鼓励少年提丢斯对于科学的兴趣。1752 年,提丢斯在莱比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756 年他在维磋贝格大学接受教授职位,并在那里终其一生。使他名垂科学史的一件事,是他在 1766 年提出诸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非常接近于用下式表示的简单关系:A=4+(2^n×3) ,此处 n 的值依次取 -∞、0,1,2,3,… 等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数列:4,7,10,16,28,52,100,… 它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到太阳的相对距离相吻合。没有任何行星可以填补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那个空缺。这一关系刚提出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1772 年经波得发表后才逐渐引起天文学家们的注意。此后,人们便称它为波得定则,可怜的提丢斯却被冷落一边。但是,七十年以后人们发现了海王星,便发觉这条“定则”其实只是一种巧合,并无实际的科学意义。尽管如此,它确曾鼓励了奥尔勃斯和其它一些人朝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那个空白处去搜索行星类的天体,并且发现了众多的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假象行星,叫“第五未知行星”,所以有猜测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第五未知行星”爆炸后留下的残骸。

Future_maths 发表于 2023-1-2 15:39

电子工程的教材中有一个所谓的Bode图,是不是这个约翰·埃勒特·波得(Johann Elert Bod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丨天文名家录